「陶砖幕墙」陶砖在建筑外墙特殊的“贴、砌、穿”
「陶砖幕墙」陶砖在建筑外墙特殊的“贴、砌、穿”
(本文来源于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说到陶砖的使用,大家应该并不会陌生
▼清华大学南区食堂及就业指导中心


陶砖在建筑表面的使用手法
都不尽相同
陶砖在建筑外墙特殊的
“贴、砌、穿”
三大美颜“套路”
来给大家分享
01.“贴”
▼澳大利亚莫宁顿护理之家/Lyons Architecture事务所
这是一个老年疗养院项目
但其设计却是反传统的养老院建筑模式
更像一个宾馆或海边度假地
外立面看似朴实的颜色
是由深浅不一的5种陶砖贴砌而成
羊皮纸色/奶油色/中咖啡色/咖啡色/金属锰色
5色陶砖进行有目的组合
这种错乱的效果反而让外立面
形成一种特殊的纹理效果
似木又非木
仅仅是单纯的拼色
可达不到这样细致的效果
为使这砖建筑看起来表面更丰富
设计师们设计武装到每一块砖
砖面效果光滑和粗糙相结合
通过数字化的设计
对砖块进行压纹
使其看起来像浮雕效果
可以说是颇费心思了
可以看出要想设计出
自带美颜效果的建筑
砌砖果然得尽巧思
每一块砖的色与相
都要“全副武装”
这便是陶砖不按传统平贴砖方式
带给建筑外立面的装饰变化
02.“砌”
▼清水会馆/董豫赣
清水会馆是董豫赣先生历时四年
在北京郊区设计了一座别墅
该建筑全部用砖建造
因此也被称作砖房
砖在清水会馆中有两个层次的作用
一是作为一种承重结构,本身有一种力量感
二是它作为一种维护结构,是一种面层装饰
近乎于质朴的砌筑形式
显得整个空间质朴又有力量
交错的红砖不仅形成了更加立体的墙面
同时也构成了空间中的景观
以砖的语言
建造了具有形而上意义的住所
展示了建筑空间的魅力
清水会馆以它的简单纯粹
表达了无限丰富的内容
它的意义不是在于堆砌出一个效果
而是以一个全新的视角
使人们对材质、对建筑、对空间有了新的认识
正是因为对陶砖以及
砌砖方式的追求
才能使得该建筑
既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又能在建筑外形上独树一帜
03.“穿”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矶崎新
音乐厅建筑外墙取用陶砖
其很重要的原因是
地处衡山路复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
砖这种小尺度的外墙材料
与周边细小的街区尺度极易取得和谐
几种细微色差的陶砖搭配
远观近观都呈出一种异常
清爽而又细腻的肌理质感
穿筋幕墙体系施工照
所谓的“穿”就是
穿筋干挂幕墙体系
每块砖都是通过砖内的孔
用竖向钢筋串起来
砖之间由垫片隔离保持缝隙
▼临港新城展览馆/荣朝晖
临港新城展览馆采用
顺应周边环境的陶砖
通过特定的穿筋构造方式
获得了与砖自身质感
相反的轻灵感觉
可见其立面通透如纱
这也正是展览建筑
公共性的体现
陶砖的三大美颜“套路”
“贴、砌、穿”介绍完毕
今天关于「陶砖幕墙」陶砖在建筑外墙特殊的“贴、砌、穿”(本文来源于网络,向原作者致谢!)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启发,不合理之处,也欢迎留言补充,大家一起探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