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食第一股”到亏损大户,来伊份何去何从?



2024年休闲食品行业呈现显著分化。当三只松鼠以4亿元净利润稳居头部阵营、万辰集团实现2.7亿元扭亏盈利之际,曾经的“零食第一股”来伊份却交出了亏损8600万元的成绩单。这一落差不仅体现在财务数据上,截至2月12日收盘,来伊份的市值仅为三只松鼠的45%、万辰集团的30%,更折射出战略选择与渠道布局的深层博弈。

战略误判:线下扩张与线上转型的失衡

来伊份的困境始于对行业趋势的误判。2012年,当三只松鼠、洽洽食品等竞争对手全力开拓电商渠道时,来伊份却启动“万家灯火”计划,旨在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店,实现“走出上海”的目标,并计划在2023年达到万家门店的规模。从2016年至2020年,其门店数量从2260家增至3004家,但同期净利润从1.34亿元跌至-6519万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洽洽食品净利润从3.2亿元增至8.05亿元,线上渠道的收入占比超过20%。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上半年,来伊份全国门店总数已降至3472家,而2023年末这一数据还为3685家。短短半年时间,其门店数量就减少了213家,离“万店”还相距甚远。

这种战略偏差在2024年显现后果。华东区域对来伊份至关重要,营收长期依赖华东地区,2023年华东地区营收占比88%左右,2022年营收占比约为87%。来伊份也在业绩预告中表示:“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在主要销售区域受市场环境的挑战较大,导致公司华东区域销售有所下降;同时,公司部分销售渠道的战略调整及经营模式优化等工作导致转型期业绩不及预期。”

反观三只松鼠却通过线上渠道优化,在相同市场环境下2024年实现43.37%-51.80%的营收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毛利率——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来伊份销售毛利率高达40.74%,远高于采用ODM模式盐津铺子和洽洽食品,同时也超过了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

然而,尽管在销售毛利率上领先,来伊份销售净利率却是这五家公司中最低的。盐津铺子和洽洽食品销售净利率均超过12%,三只松鼠为4.76%,良品铺子为0.3%,而来伊份的销售净利率则为-1.77%。

此外,来伊份的销售费用率在2024年三季度达到了29.03%,而同期洽洽食品的销售费用率仅为10.07%,其他三家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也均低于21%。特别是管理费用率,来伊份的该比率达到了12.27%,这在同行中是遥遥领先的存在,良品铺子为5.55%,盐津铺子为4.51%,三只松鼠更低,仅为1.95%。

mk体育app官网在线

作为起家于长三角的休闲食品企业,来伊份在华东市场的衰退具有警示意义。2024年该区域单店坪效降至1.2万元/平方米,较2019年峰值缩水40%。与之对比,万辰集团依托量贩零食模式,在相同区域实现单店日均销售额3.5万元的突破。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暴露出传统连锁模式在性价比消费时代的脆弱性。

尽管2024年加大直播电商投入,但截至2024年上半年,其电商业务营收仅占公司总营收的8.1%,且同比下降超过22%,同期三只松鼠线上占比达81%。

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估值重构与治理隐忧

来伊份也想过自救,跨界尝试了白酒业务、咖啡、美妆个护、乳制品、预制菜、水果生鲜等多个领域,但这些领域对于来伊份来说都未能对其整体业绩产生实质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业绩预告发布后的市场反应堪称惨烈。7个交易日内股价累计下跌40%,市值蒸发34亿元,动态市盈率跌至-12.7倍。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万辰集团凭借量贩模式获得70倍PE估值,三只松鼠也维持了29倍的估值水平。这种分化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传统零食连锁模式的悲观预期。

除此之外,治理层面的动荡加深了投资者疑虑。2024年底至2025年初,分管风控审计的董事张琴、科技中心副总裁周晨君相继离职,高层的震荡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在休闲食品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竞争的新阶段,来伊份的困境具有典型意义。当量贩零食改写渠道规则、健康化需求重塑产品矩阵时,曾经的先发优势反而可能成为转型包袱。其与养馋记的合作能否突破渠道桎梏,新店型优化能否重获消费者认可,将决定这家老牌企业能否在行业洗牌中守住阵地。

从“零食第一股”到亏损大户,来伊份何去何从?

本文源自金融界

亚运上的“硬通货”——PIN
亚运上的“硬通货”——PIN

来源:新华社“PIN”——这个英文单词有很多含义,不过具体到亚运会这个场合,是指各个机构为亚运推出的纪念徽章。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到亚运会主媒体中心去看一看,有哪些精美特别的“PIN”呢?记...